慈善募捐 | 重建战地爱心课堂 | 帮帮公益
公开募捐编号:531100006876001833A21006
项目发起 | 联合国难民署
已下线
善款接收 |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
¥ 168,625.98
已筹
2,352
人次
他们在参与
王慧 加入月捐, 每月支持300元, 目前共支持5,160
爱心人士 加入月捐, 每月支持500元, 目前共支持5,000
爱心人士 加入月捐, 每月支持500元, 目前共支持4,000
爱心人士 加入月捐, 每月支持280元, 目前共支持3,640
马培军 加入月捐, 每月支持280元, 目前共支持3,170
还没有团队支持哦~
  • 详情
  • 进度
  • 留言

一间安全有爱的教室

战地儿童拥有和平的未来


一、项目详情

1. 项目发起事由

据联合国难民署官方数据:截至2020年年底,全球8240万人因战争、冲突、暴力被迫流离失所,其中包括2070万名难民。这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每100人中就有一个人失去家园。而在难民群体中,42%的人口是18岁以下需要教育支持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在冲突中出生和成长。 

在冲突中幸存,以教育终止伤害

当很多家庭从被迫流离失所的境况中暂时解脱时, “这里有学校吗?” 总是他们总是最先关心的话题之一。接受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冲突地区,无法接受教育可能会使一名儿童面临诸多困境:成为童工,进而可能被迫从事有害“工作”,换取微薄薪水的代价是自由、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青少年可能被暴力团体视为资源,通过招募被迫再次卷入冲突;难以获得合法、有效、全面的儿童保障体系;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都有可能成为基于性和性别暴力的受害者。

©UNHCR

尽管大部分家庭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孩子没有上学?贫困,导致生存条件窘迫,家庭不得不牺牲教育来维持生计的艰难选择;不安定的周遭环境,使教室处于炮火之下;师资力量匮乏,使教学质量无法保证;校舍缺失,导致战地儿童不得不轮流上课,很多孩子无学可上;偏见,使很多女童因童婚、早孕等原因辍学,复学非常艰难。

©UNHCR/ Qusai Alazroni

地区环境与教育水平会相互影响。战乱不仅会改变学生的命运,教师的角色也可能由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充当:
因为师资短缺,他们是带娃上课的志愿者,因为成为老师意味着拥有一份不间断的收入,可以用知识有尊严地生活;他们是老师也是特殊的学生,白天教课,夜晚想尽办法进行补习;他们是从冲突中爬起的幸存者,始终在暴力、偏见、资源匮乏中坚持多年。获得专业教师资质后,终于成为其他流离失所者可信赖的师长;他们是被现实生活反复摔打的人,但是他们会很自豪地将指导学生获得的奖状,贴满整面墙壁。

© UNHCR/Elizabeth Marie Stuart

2. 受助人介绍      

手里握住一支笔,不要拿起一把枪

在饱受冲突和暴力的伤害后,教室成为孩子的避风港。
哪儿是教室?可能是大树下的一小块空地。孩子们坐在露天土地上听老师讲授乘法口诀表。学习简单的知识是传习古老文明的一小步;可能是一间摇摇欲坠的老房子,墙壁上的破洞诉说着因战争带来的悲伤。但这些不能阻挡孩子们在四面危墙下庆祝开学;亦或是刚刚恢复平静时,由联合国难民署搭建的一间临时庇护小屋,里面挤满了求知的少年。

© UNHCR/Isaac Kasamani

而如何让一个人停止诉诸暴力?经历过多年冲突的老一辈们说,只有接受教育,手中牢牢握住一支笔,就不会再因为仇恨、偏见和短视,举起一把枪。
然而,无论接受教育的诉求和决心如何强烈,流离失所者面对的现实挑战依然严峻。据联合国难民署2021年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难民儿童基础教育入学率仅有68%。而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16亿青少年可获得的教育机会均受到重大影响,这也使得遭遇流离失所的难民儿童教育雪上加霜。

© UNHCR/Jiro Ose

3. 项目目标      

战地儿童拥有和平的未来

为了给更多被迫流离失所的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联合国难民署长期将教育纳入工作重点。从2012年起,携手全球合作伙伴,联合国难民署通过全球教育项目,在非洲、亚洲和中东多个国家帮助流离失所儿童获得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截至2019年年底,该项目已成功帮助120万名儿童就学。我们想携手更多伙伴,一起建设安全有爱的教室,并继续保障儿童权益,促进地区和平,重塑冲突中成长的一代人。2020年至2022年,我们将实施新的计划:
建立更多安全教室。在全球14个国家新建或重修校舍,在教室中添加讲台、桌椅、黑板等硬件设施,改善拥挤的学习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添加卫生间、用水点等清洁设施。

© UNHCR/Eunice Ohanusi

继续增强教学力量,更专业地招募、培训教师。发放津贴,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辅助教学材料和培训教师。赋能教师管理学生背景多元的班级,鼓励流离失所儿童积极与东道社区学生融洽相处。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帮助他们取得专业证书,或进修高等级别学位。

© UNHCR/Jiro Ose

继续资助学生,包括发放补助,用以支付学费、考试费、上学路费等费用。鼓励家长把孩子留在校园,并尽可能支持女生入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放教材等辅助学习用品。
孩子们收到爱心捐助之后,在这间安全有爱的教室学到了什么呢?

© UNHCR/Vivian Tou’meh

用知识自立自强。没有人主动选择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他们不是坐享其成的人。知识赋予孩子们走向新生活的技能和信心。战地儿童成为老师、医生、工程师,贡献社区,重建家乡。

参与塑造更包容的社区环境。在数年冲突中失学、辍学的儿童可获得追赶学习进度的补习课程;残障儿童获得特殊教育设备和学习资料;不同国籍、成长背景的学生与东道社区学生融洽相处。
彼此尊重,彼此守护。除了通过推开知识和技能的大门,它让很多孩子理解冲突究竟为何发生,地区和国家如何重建,和平究竟应该怎样守护。而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创造免于暴力的环境。

© UNHCR/Antwan Chnkdji

这就是联合国难民署携手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希望共同建立的战地安全有爱的教室。

感恩您与我们共同努力,保障每一位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帮助更多战地儿童改变命运。我们坚信教育可以终止暴力,促进和平。


二、项目预算

1. 项目预算表         

“重建战地爱心课堂”依托联合国难民署的全球教育项目。在联合国难民署和全球合伙伙伴的努力下,在亚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14个国家执行,支持更多流离失所儿童获得教育。
本项目所筹集的善款将进入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的公募账户,用于执行全球教育项目,覆盖国家包括:南苏丹、肯尼亚、卢旺达、乌干达、巴基斯坦、叙利亚和也门。支出水平将统一参照全球教育项目的平均值计算。

学校的筛选:因战争和冲突原因损坏、缺失的教室。
项目预算:本项目计划募集善款,在南苏丹、肯尼亚、卢旺达、乌干达、巴基斯坦、叙利亚和也门七个受益国家分别提供教育支持。每间教室平均惠及75名学生和1名教师,善款拟共计建设7间教室。累计支持525名受益学生,和7位授课教师。

(点击图片可放大)

2. 项目最低执行金额 0元

3. 剩余善款处理计划 

若项目执行完成后善款仍有剩余,剩余的善款将用于支持联合国难民署其他项目。

4、项目开始募捐时间  2021年7月5日


三、项目执行计划 

在全球,联合国难民署长期致力于推动难民儿童教育事业。从2012年起,联合国难民署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发起全球教育项目,截至2019年已经支持120万名失学儿童重获基础教育支持:创建1071间教室,培训17361名教师和教育从业者,提供43642张课桌,5259名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获得支持。
2020年,联合国难民署决定为教育项目投入更多支持。2020年年底至2022年,将在在全球14个国家执行项目,包括:巴基斯坦、也门、叙利亚、肯尼亚、卢旺达、南苏丹、苏丹、乍得、马来西亚、墨西哥、伊拉克、喀麦隆、马拉维和乌干达。将创建384个新教室,重建、翻修2271间教室;在不同国家因地制宜,新建800个校园使用的卫生间,翻修并升级330个卫生间;培训7700余名老师,内容包括儿童保护、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和专业教学培训课程;为17700名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轮椅、眼镜、助听设备等支持;为36万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和学习资料;为190所学校提供不限于课桌的基础设施。
2021年7月,联合国难民署携手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将在中国发起对全球教育项目的支持行动,计划在2022年年底前选择巴基斯坦、也门、叙利亚、肯尼亚、卢旺达、南苏丹、乌干达共建立7间爱心教室,并且在校园提供基础设施、授课老师,以及学习用品等多项支持。本项目将作为全球教育项目的组成部分,于2022年12月31日前配置完成。这7间教室所需要的总花费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每间爱心教室将以年为单位,平均可支持75名学生重获教育机会,所需总费用约合每上学日14元即可支持1名受益学生继续学业。


四、发起机构介绍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于2009年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其前身为2002年成立的北京大学阳光志愿者协会,由北京大学学生刘正琛在身患白血病后发起成立,2013年在国内率先由非公募基金会转型为公募基金会。新阳光在成立后本着“用爱自己的心去爱别人”的宗旨,在医疗和教育领域创建了“新阳光病房学校”、“生命的礼物”、“阳光骨髓库”等多个品牌项目。

联合国难民署于1950年12月14日由联合国大会创立。作为一个非政治性的人道主义机构,联合国难民署负责领导和协调全球行动,保护难民并寻求难民问题的解决方案。联合国难民署致力于确保每一个人享有寻求庇护的权利,并可以在其他国家得到安全庇护,或者在情况允许时自愿重返故乡、就地融合或者安置到第三方国家。目前,联合国难民署在全球拥有17324名工作人员,在135 个国家帮助数以百万计的寻求庇护者、难民、境内流离失所者、无国籍人及返回者。这些所关注的人群中,联合国难民署尤其关注儿童的需要,并致力于倡导难民妇女及难民女孩的平等权利。联合国难民署在联合国难民署因其帮助欧洲难民的开创性工作及对世界范围内难民的援助,先后于1954年和1981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五、票据说明

您可通过关注微信服务号【联合国难民署互动社区】,回复“票据”申请捐赠票据。

查看更多
2022年11月14日

谁是她绝不放弃的首任“爱人”?

亲爱的追光者们,

每年10月11日,是联合国大会宣布的国际女童日这明确了女童的权益,也不断敦促人们关注并反思世界各地女童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在受到战争影响的地区保障女童教育,联合国难民署从未独自前行。最近,我们见证一位青年重返肯尼亚卡库玛难民营。她曾是艰难求生的战地女童,现在她想支持更多难民女性勇敢追梦。

“不要依赖一个男人来告诉你如何生活。”

近日,卡库玛难民营迎来一位特殊的女性支持者玛丽(Mary Maker)。作为难民女孩,她在这里度过人生最初的20年。父亲坚持要她上学, “教育就是你的第一任丈夫。”然而在完成初中教育之前,父亲已然去世。尽管他的朋友们断断续续接济学费,她仍然因为拖欠费用被课堂拒之门外。“那几年是我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光。待在家里是种折磨,我宁可偷偷回到教室,藏在拥挤的课堂里。因为个子太高,我总会被发现。”

今年,玛丽作为难民代表前往纽约联大参加教育峰会


对玛丽来说,从教室门口走到座位就是一条荆棘路。 “最后我只能一间学校又一间学校挨个恳请老师们给予参加考试的机会。” 在全球,目前难民儿童的小学入学率相对稳定在68%,男女比例几乎平衡。但是,当我们聚焦学业考试时,只有39%的难民考生是女孩。与玛丽童年的遭遇相同,长期、稳定地完成学业,对很多女性而言仍然不易。

“对身陷动荡的人而言,这是徘徊在不确定性中的痛。”

对难民孩子而言,更完善的保障机制不局限于教育,营养、健康、保护。这一机制起始于准确的信息登记。在卡库玛难民营,南苏丹难民妈妈们对这一行动的了解更为深刻。“作为难民,我自己没有出生证明文件,更深知这对孩子们的影响,尤其是当我的女儿要去上学时。

在卡库玛难民营,联合国难民署进行难民登记工作


完善的信息也为玛丽迎来了人生转机,在漫长的挣扎后,她成功申请到在卢旺达学习两年的机会,随后又考取了大学。大学里,她和从前的老师共同创立了专门帮扶在卡库玛避难的高中毕业生集中补习、准备考试,并勇于探索下一步的职业和求学前景。


对比现实中难民儿童巨大的教育需求,个体的努力也许是沧海一粟。为了系统性地应对战地儿童面临的复杂挑战,联合国难民署持续努力扭转局面:从法律层面保护更多孩子享有生存和发展权益;在政策影响力层面鼓励东道国将更多战地儿童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在项目层面保障老师获得津贴支持,积极重建、扩建、翻修校园设施,提供安全的上小学通勤支持,并且不断和社区沟通强调教育对孩子们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对所有人未来的投资。无论是暂居于此的东道社区还是亟待局势平缓的梦中故乡,战地孩子可以是未来的建设者、创造者以及和平的维护者

“直到现在我都能回忆起坐在小学课堂里,耳边的那种静谧。”

现在肯尼亚卡库玛难民营的小学生中,40%是女孩


经历了如此艰难的求学之路,回忆起幼年时第一次进入卡库玛的小学念书时,玛丽仍然满怀感恩:“当我和妈妈还有姐姐穿过战火,抵达卡库玛时,没有空袭、没有惊慌、不必蜷缩在帐篷里躲避炮火。校园里是歌声、笑声和一起学习的新朋友。”


和平不可一日抵达,但是一切可以变得更好。今天,卡库玛难民营的小学中40%的学生是女童。玛丽和我们,都期待她们拥有更平静的书桌和更光明的未来。


今天,在一些地区,例如位于东非和非洲之角的国家,初等教育的入学率还有待提高。仅仅在乌干达,包括难民和当地居民在内,学龄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的整体入学率只有53%。而即便在这样的国家,平均每10个男孩能去上小学时,只有5名女孩得以就学。 支撑更多女性回归校园的历程,格外不易。而此刻,当小玛丽的努力与你的支持在追光路上交相辉映时,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新的教育梦想冉冉升起。感谢有你陪伴。

联合国难民署携手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于2021年8月10日以来上线本项目,截至2022年10月31日,月度捐赠共计人民币131,272元,平均每14元即可在上学日支持1名战地学生继续学业

为本条进展点赞
2022年10月13日

叮!追光投资人,你有战地来信

RF1242110.PNG

亲爱的追光者们,

9月,全球各地迎来开学季,截至2021年,全球约千万名学前、小学、中学适龄难民儿童被联合国难民署所关注。我们发布最近教育报告《包容各方:难民教育计划》汇集了受战争影响下的40多个国家的数据,系统性地回顾了战地学子的教育情况。其中难民儿童的平均小学入学率稳定在68%,中学入学率较去年上升至37%尽力把儿童留在校园,在困境中持续完成教育,并不容易。为此,联合国难民署各地的在地同事进行了一系列努力,不限于:坚持为教室发放津贴;新建、扩大、翻修校园基础设施;加深与当地社区的沟通,促成支持战地儿童教育的共识;疏通安全的就学渠道,并资助交通费用。

“没有人比一个年轻难民更懂,这场奋斗有多么艰难。”

本月,七届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世界冠军,非洲裔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在教育和赛车领域争取更大的平等、公平和多样性,呼吁给予难民儿童和青年全面优质教育的机会,而不是使他们边缘化。

这困境不仅事关难民。在全球80%的低收入国家,迫于政局的不稳定、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新冠疫情导致的校园关闭,很多孩子在所谓结束小学教育后,甚至无法阅读一个简单的故事。而今年,我们首次向你公布一张难民儿童的成绩单:在全球,克服重重困难,我们坚持把更多难民儿童纳入当地国家教育体系,并尽力支持当地社区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现在,23个国家汇报了难民儿童的考试成绩,他们中的74%通过了毕业考试。 这反映了高质量教育行动对儿童的正向影响。

RF1239453_02-Muhammad_is_insisted_to_keep_going_to_school_despite_his_disabilities_-_Morek_-_Rural_Hama.jpg

在叙利亚,残障学生前往难民署重建的校舍就学

“难民孩子失学的概率是其他孩子的五倍之高。”

在冲突地区,我们和老师坐下来回顾那些教学相长的历程:“我自己的成长旅程充斥着那些重复的无差别暴力。我想这些灾难的来源是一种无知。教育和知识可以帮孩子们打破暴力的怪圈。”“缺书、缺笔,饥饿,路途遥远,孩子们说这些就迫使他们失学。”“教育对孩子们是一种保护。”在困境中,战地爱心课堂成为了一个安全的庇护空间。当有质量的教育资源他处难寻,父母们为校服、学费、学习用品倍感压力,交通、餐食等看不见的成本成为阻碍时,我们的努力并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而是给予长期、系统性、可预见的教育资源整合。这需要充足的资金,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评估,充分的后勤保障等等支持。想完成这些,我们不能独自前行。

RF1242110.PNG

在卡库玛难民营,女孩们勇敢地坚持学习

“教育是对发展、权利与和平的投资。”

现实中并不存在一种万能模式足以应对所有难民所在地的教育需求。这是由于被现实延长的危机带来种种经济、政治上的不确定性。而教育横跨人道援助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则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尽管如此,作为联合国机构,难民署的同事们仍然携手全球合作伙伴为难民创造一个包容的环境。联合国难民事务高专菲利普·格兰迪表示,“‘才华可以人人都有,但机会不是’,这句话描述了数以百万计难民儿童的现实。我们需要缩小人才和机会之间的巨大差距,” 格兰迪表示,教育是对发展、权利与和平的投资,现在是时候投资于人类未来的建设者、创造者与和平缔造者。

RF1238201_IMG_3018.JPG

在巴基斯坦,阿富汗难民女孩手绘希望

每年9月,保障学生回到校园都是我们最关切的议题之一。感谢您陪伴我们持续营造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安全的包容空间,让教育不止步于梦想。

联合国难民署携手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于2021年8月10日以来上线本项目,截至2022年9月30日,月度捐赠共计人民币114,738元,平均每14元即可在上学日支持1名战地学生继续学业。

为本条进展点赞
2022年9月20日

湖人队的加布里埃尔,回到南苏丹

RF1235125_image00013.jpg

湖人队篮球运动员加布里埃尔与联合国难民署的支持者 ©UNHCR/Charlotte Hallqvist


亲爱的追光者们,

8月,含联合国难民署在内的联合国机构扩大了对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南苏丹等遭遇极端天气导致的洪灾、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国家及相关地区的紧急响应工作。这些国家往往位于受到战争和危机影响深重的地区。仅仅在巴基斯坦,就有数以百万计的居民以及该国接纳的阿富汗难民在洪水中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冲突和灾害导致流离失所现象的扩大,食品药品的极度匮乏、庇护设施的临时性等问题,对美国洛杉矶湖人队的篮球运动员韦尼恩·加布里埃尔(Wenyen Gabriel)而言,并不陌生。


1665381184(1).png

受到洪灾影响的巴基斯坦,难民在庇护所中得以喘息©UNHCR/Usman Ghani



我的人生促使我站出来为难民发声


把目光聚焦南苏丹,这里是非洲最大的人道主义危机所在地,超过230万南苏丹难民在周边邻国避难。同时,该国也接纳了来自他国的34万难民,使得其环境更加复杂。近日,曾经的难民儿童,来自洛杉矶湖人队的前锋加布里埃尔重回故乡南苏丹,距离他的家庭因为洪水和战乱被迫逃离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我的父母被迫逃离了家乡,后来我们在联合国难民署的支持下获得了重新安置。我的人生促使我站出来为难民发声,一起做出改变。

RF1235126_image00011.jpg
加布里埃尔前往被迫流离失所的孩子们上学的教室 ©UNHCR/Charlotte Hallqvist

我用自己的双眼看到帮助他人的价值


“这周我为孩子们组织了一个篮球夏令营。用自己的双眼看到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何其重要。世界,请不要忘记南苏丹。”在难民营,加布里埃尔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在校园中,尽量支持战地儿童拥有安全的运动环境是教育的有力组成部分。运动更能引导不同背景、民族的孩子们学会相互理解、合作、共赢,并鼓励更多女孩参与到运动中来。“运动帮助孩子们重建生活,一名年轻人甚至有可能因此成长为专业的运动员,同时运动也赋予儿童获得其他人生选择的机会。”运动,让人们精诚团结。

RF1235124_image00016.jpg
加布里埃尔和两支当地少年球队交流 ©UNHCR/Rohan Ali

建设南苏丹,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身为南苏丹人我是如此骄傲,我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建设这里!”正如加布里埃尔所言,在战地,人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孩子们的命运。这不仰赖于外在的援助,而源于内生的决心。对战地母亲罗斯(Rose)而言,陪伴儿子和侄子读书有超越当下的意义。当丈夫和家里的男性成员被迫卷入冲突,支持孩子们通过教育更理性地面对生活是她的信念。同时,她和其他当地女性一起组成联盟,在前线劝导男性家人放弃暴力,回归家庭、守护孩子。知识对被迫生存在战地的人们至关重要,校园是人们回归如常生活的起点,教育即是生活希望的载体。

1665381281(1).png

战地母亲罗斯尽力陪伴孩子们学习 ©UNHCR/Anthony Karumba

即便在最深重的苦难中,除了食品、庇护设施、保护等紧急援助之外,教育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也在紧急响应中得到重视和保障。当灾难席卷当下的生活时,继续持守希望本身就是坚强的选择。感谢您持续支持战地爱心课堂,陪伴我们在艰难的日子里,继续向前。


联合国难民署携手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于2021年8月10日上线本项目以来,截至2022年8月31日,月度捐赠共计人民币98,444.00元,平均每14元即可在上学日支持1名战地学生继续学业。

为本条进展点赞
查看更多
阿因钦
感谢那些奔赴现场的可爱的人们,谢谢你们的无私付出,希望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能度过一个暖冬
爱心人士
让生活在苦难中的孩子和我的同龄人都能有接受教育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家庭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的机会!
爱心人士
愿世界只有爱!
#汤贺闲教全脑科学育儿
愿世界和平,再无战争。
爱心人士
我出生在中国,有着九年义务教育,我真的感到庆幸,你们还那么小,那么可爱,希望可以尽绵薄之力帮助你们,祝你们平安喜乐,万事胜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