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志• 集锦
微光志#1 我用青春致未来
他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为学生们开拓书本之外的眼界,无论是通过线上课程的方式为各地的中学生讲解IT职业,还是与大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职业经验以帮助他们的创新项目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试图让自己的“微光”能把其他人的未来照得稍微清亮一些,是已经回不到过去的人生里向前看的寄托。
>> 点击查看详情
微光志#2 大漠除了孤烟,还有梦想
敦煌仿佛真的有一股无形的魔力,绚烂的色彩和线条勾勒出前所未见的世界,让我神魂颠倒,让我真切地看到了一段行将消失的历史,也让我竭尽全力地想要让这个古老梦幻的小世界永远留存下去...
一个方案在整个莫高窟的推进、实施可能要经过长达十几年的部署,但敦煌是一项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是执念,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责任。我们守护着敦煌,敦煌也守护着我们在文化、自我、人生中的一段新路。
微光志3# 以双手造物,用教育筑梦
教育是什么?
柴静在《看见》里这样写道:“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多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而对于刘刚来说,关于教育的答案可能是“选择”。
对山区的孩子们来说,STEM教育不仅是在培养他们知识和应用结合的能力、利用现有材料创造物品的能力,更是在拓展他们的选择。
微光志4# 匠人之心工作,爱人之心生活
"帮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帮助别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贯彻我工作的态度,也是我生活和工作平衡点:做自己热爱并且能为他人带去价值的事情。
对那些触及我们内心深处的人与事,仅仅观看是不够的,还要伸出手去触碰,关怀痛苦,郑重地给予他们支撑。
微光志5# 平凡小事,不凡人生
当本来被判定为坏掉的电器重新通电,铿锵运作时,那是电器的闪耀时刻,也是维修站志愿者们的闪耀时刻。
电器闪耀着我们看不见的电火花,而志愿者们的内心闪耀着喜悦、自豪、热力的价值,有某种噼啪爆裂的心情和以小见大的崇高意愿。 如志愿者所说,不是要捐上千万的款才叫慈善、才叫帮助他人。没有高低贵贱,善意其实在每个车间工作的工友、每个骑着小电动上班的蓝领白领、每个走在大街上的你我他之间质朴地回荡。
善良本身就是一种质朴的选择。
微光志6# 无名之辈,有为行事
“他”从一名默默无闻的产线工人,走到摇窗电机生产线的大线长,“他”管理着接近两百员工,已经经历了十年的春夏秋冬...
即使我们每天按固定的路线上班下班,十年一日地待在同一个地方,人生也可以成为一场众人相伴的旅行。在公益志愿的路上,我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品尝到不同的酸甜苦辣,和不同的人产生善意的联系。
如果别人的遗憾、别人的苦难,也会让我们伤感动情,那么伸出手吧。归根结底,所有的善良,都是“换你心,为我心”。
微光志7#点亮梦想,温暖你我
精神的原动力来自我们内心对某种价值的追求,对社会的贡献与自我的实现。对于博世汽车售后市场的志愿者团队来说,“梦想的可能性”或许就是他们坚持的精神,是贯穿了工作到生活的朝朝暮暮。有没有某个时刻,你会有一种精神的冲动,一切的一切都无法阻挡自己践行理想的冲动?
梦想,是你从胸膛左边捂住了,又会从右边,从眼目口鼻满溢出来。
其实正是因为他们还小,所以需要爱的陪伴,所以需要新鲜的视野,所以一切都有可能——教育的内容,就是用一颗心影响另一颗心。教育本身是一种改变命运的途径,而非最终目的,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走硕士、博士的路。农村的孩子也许最后大多数还会回到农村,但我们希望他们能带着对社会发展、农村建设、个人成长有益的知识回去,能够逐渐用知识改变环境。
微光志8#自信,点亮万丈光芒
回想起当初的那段日子,她才发现改变正在不经意间发生,是回望过去才发现“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波澜起伏,云开雾散。
教育这件事上,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唯一重要的是以心换心,让孩子们在勇敢的表达中看到自己生命中存在着最珍贵的东西——一个自信的自己。
没有人天生什么都会,每一个角色、每一个“会”都是我们不断尝试、不断行动的结果。做志愿者就像做家长,没有人天生就会做家长,教育的智慧与技艺都是在不断尝试中才能习得的。
微光志9 # 秘色莲花,诉说千年时光
"不论如何,志愿讲解员是一份有温度的工作:面对着有感情的观众,对我来说,能在自己的爱好里把知识和文化传递给他人,才是志愿服务的真谛。"
大到园林、拱桥,小到雕刻、瓷器、刺绣…那些在姑苏大地上繁衍出来的古典器物、传世手艺和传统文化,在她写作的公众号里烂漫生花,在她去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时变成一个个盛开的古老童话。
微光志10# 爱的几个关键词
他们说:“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平衡工作和志愿活动,相反我们会一起分享感兴趣的项目。参与志愿活动这件事本身,就是我们选择对方的加分项。”
我们总是一个人上路,踽踽独行,直到遇见彼此,此后纵使骇浪惊涛,也必定风雨同舟。相爱如此,慈善亦如。
一个人的慈善是独行,两人的慈善是陪伴,一群人的慈善是改变。在漫漫求索之路上,我们因博爱而道合,更因携手相伴而“益”起改变。
微光志11#跑步与公益的哲学
同样是十年,与其浑浑噩噩地度过,不如目标明确、生机盎然地活着。虽然生活的重压限制了我们的脚步,但在挥汗如雨的奔跑中,我们可以,哪怕只是片刻,为了梦想燃烧自己的生命,照亮前行的道路。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我认识到了公益的本质——个人能做出的贡献、能发挥的能量有限,所以我们应该一起参与到一项更大的事业中去。公益不是一场活动或赛事,而是一个把人与人连接起来的社会网络:受到帮助的人、志愿服务的人、捐款捐物的人、组织策划的人、热心关注的人。
春天,
谁不想像鸟儿一样飞翔?
而这个春天,
似乎有一些不一样。
......
他们选择不透气的防护服,
他们选择午夜在社区值守,
他们选择逆光来驱散黑暗。
他们心中也怀有忐忑,
但依旧用榜样的力量,
告诉我们:
“让我们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而他们,
就是我们最可爱的博世志愿者!
微光志12# 世界提出的问题,我们坚定地回答过了
“做公益很重要的一个词是passion,可以理解为个人的激情、冲劲,但其实整个公益项目、公益组织的架构是非常庞大且复杂的,如何管理一个公益组织不是单靠passion就能解决的。”
“大家都在说,公益不好做,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号召更多的伙伴一起加入,把公益行业的层次和素质提升。”
微光志13# 纳朗玛的明天
我相信那句话,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都是普通人,做不了什么大事情。我们很少能有机会,去做那种很伟大的事情,比如说盖一所学校,比如说开个工厂让整个地方致富,或是修一条路,修到深山里面去。这些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事情,但我觉得不能说因为我是普通人,我做不了那么伟大的事情,所以这些事情就跟我没关系了。
微光志14# 她心中的两份名单
她说,在她心中有两份名单,一张名单上写的是帮助过自己的人,另一张名单上写的是想要帮助的人。
高中期间,她曾接触过当地的一家公益组织,并得到他们一些帮助,虽然接触不多,但她却发现社会中还有这样一群人在无私付出。所以当她大学努力拿到了奖学金时,也诞生出了继续把这种帮助传递下去的想法,于是她联系公益组织,用奖学金资助了一个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