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周年论坛|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能量,持续发展社会工作

编者按

2020年9月8日,由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发起的协作者学堂项目开展了一期开学典礼。协作者学堂,是为有志于投身公益而又缺乏资源与学习机会的打工青年,提供社会工作专业学习机会,培育其成为投身社会公益、推动社会变革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是协作者在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上的一种新探索。2021年9月8日,协作者学堂周年论坛如期举行,以下是协作者学堂成长导师李秀琴、宋冰的发言。

   

李秀琴   协作者公益导师、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

今天特别开心,又回到协作者,回到小院,回到这个温暖的家庭里面。首先对协作者学堂的一周年表示祝贺,另外也非常感谢能邀请我来参加周年论坛,我想借这个机会说三层意思。

 

第一,协作者创办协作者学堂,是李涛老师、李真老师对于社会工作者教育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也可以说是一种创举,所以当聘请我做协作者学堂成长导师的时候,我特别开心,也非常荣幸。我很乐意参与其中,一起努力。

 

第二,协作者学堂创办一周年,我担任艳艳的成长导师,其实在我和艳艳的互动和交流中,我名义上是一个成长导师,但是我从艳艳和冬英,从协作者的小伙伴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艳艳的年龄比我小,但是艳艳的成长经历,对我来讲是让我望尘莫及的。艳艳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她也很不容易,因为艳艳就是北漂,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北京成长,在北京奋斗,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艳艳依然热心公益,积极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这一点我觉得特别值得我学习。艳艳相当于从协作者的一个志愿者,成长为协作者学堂的学员,现在也算是协作者的员工。在艳艳的成长过程中,我觉得可以看到中国年轻人的希望,也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希望。所以作为一个成长导师,实际上我从艳艳身上,从冬英身上,从我们的协作者小伙伴身上获得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第三,协作者学堂现在还是一个初创阶段,作为一名老师,我很看好这种探索,也很看好协作者学堂这样一个全新的育人模式。我希望给予协作者学堂最美好的祝愿和祝福,希望协作者学堂能够逐步成长壮大,能够越来越有影响力。今天一期的学员是两位,我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可能没有资源,但是有抱负、有理想,有志于从事社会工作,愿意为社会奉献,未来有机会来到协作者学堂,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我跟协作者结缘已经很久了,我是因为李涛、李真夫妇,结实了协作者这么多好的小伙伴,也和协作者有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协作者的一举一动其实我都一直在关注,我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和大家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最后祝福协作者学堂,也祝福艳艳、祝福冬英


宋冰   协作者学堂成长导师,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主任,高盛中国前总经理

首先,刚才李涛老师做了一系列的反思和反省,我觉得我也得先反省一下。我作为成长导师,很多事情其实要做的没有做到。我和冬英可能线下见过两次,线上有两次,其实一直希望我们4个人,和李(秀琴)老师,还有艳艳,我们大家一起聚聚。可能我们4个人可以事后开一个小会,反省一下,这是第一。

 

第二,我想分享一下今天来参加这个会的感受,我听到艳艳和冬英的分享,真的是挺震撼的。因为去年她们俩都上来说话了,都还是比较胆怯的那种感觉,没有现在这般自信,现在的自信就是油然而生,而且是侃侃而谈。我刚刚和李老师说,我说她们真能说,我可说不了这么长时间,而且头头是道。再过两年我估计你们也可以当导师,可以教学生了。所以这个变化非常大,我在这个过程中间,其实跟冬英还接触过几次,包括五一期间我们俩一起出去吃了一次粉,在胡同里转了转,甚至包括今天早上她出来接我,我就能感受到她现在放开了,而且那种自信,那种关照别人的情怀特别明显。我和冬英说你真的是长大了。这个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也说明学堂的思路是可行的,而且这条路是可以走下来的。所以我特别欣慰,能看到学员这么大的一个进步。这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一个感受。

 

最后一点,可以说是我的一个疑问,也可以说是我提出的一个建议。我听到她们的汇报,我也翻过冬英的教科书,那时候我去她宿舍,我看她那些书,说真的是蛮深的,真的是一个硕士班那种感觉。今天她们讲的时候也讲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其实我觉得学术的深度还是蛮深的。很多的理论,我相信都是从西方国家长期的社会工作的经验里总结出来的,毕竟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职业和专业,也是在西方国家先发展起来的。但是我想,作为一个公益的项目或者说一个职业,现在毕竟是在中国的土壤中,一定是有很多的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根基在里头,其实你们能做得这么成功,李涛老师、李真我也认识十几年了,我也一直在参与协作者的这些活动,因为我真的是特别认可你们。我一直在说,你们能在这个环境做这件事这么久,而且还很受认可,服务对象受益又很多,这个东西不光是一种慈悲心,你们真的是智慧,没有一定的智慧是没法做这么长时间,做这么久的。


所以我觉得你们可能已经在总结了,包括还有学生们给你们写案例,其实协作者本身就是有协作者模式的,就是你做社会工作的模式。这个模式本身后面有很多深层次中国文化的原因在里头,因为中国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一些经济、社会政治的治理模式,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个框架里头来做社会工作,这本身是特别值得去提炼、理论化的,可以通过学堂的项目,可能要有几个人,要思考怎么把这一套东西理论化、系统化,我觉得要融入中国文化和中国现实的一些考量。


西方社会的政府,社会组织、社会结构比较清晰,或者说它的边界比较清晰,有一些理论或者说有些做事的方法,在西方社会可能是行之有效的,但到中国,你们肯定已经在做调整,只不过没有去理论化而已,或者说你们做了理论化的工作,我还没有看到,所以我认为这是个值得做的事。而且学堂不光是给自己培养人才,要理论化一套模式和方式方法,这个部分是可以挖得很深的,甚至从中国传统的一些理念开始,我相信中国传统也是有慈善的理念和传承文化的,只不过是跟咱们的公益或者社会工作的想法不太一样,但是它中间的区别,或者说有些东西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包括你们去做一些实践项目的时候,比如你和小孩子,跟这些被服务家庭的沟通,沟通的过程中亲和力很重要,我们很自然就会用到“哥哥”“姐姐” “兄弟姐妹”,就是一种家庭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这是已经融入我们的学业当中的,我们很容易这样和人沟通,人家也会更容易来接受你的服务,但这个问题其实是可以做一些理论上的总结和提升的。这也算是我的一个感想,我建议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思考。

北京协作者 创建
LXEeDmzcZboI